白色山城,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時間:2013年8月?日
一早出發,打算搭著阿爾巴尼亞特有的Furgon前往中部的Berat山城,
Furgon其實就是共乘車,但有(崩)趣(潰)的是,
沒有確切的乘車地點,沒有確切的出發時間,一切都是靠運氣,和嘴巴。
自以為已經問過Hostel應該是萬無一失,
殊不知到了看似是乘車點卻甚麼都沒有,
只好問問在路邊乘涼發呆的大叔大嬸,
我不會阿爾巴尼亞文,他們不會英文,
靠的是唯一兩個單字,"Furgon""Berat"
神奇的是這樣也可以通,大叔立馬熱心的帶著我去找搭車地方,
但他也不是很清楚,又問了別人,最後竟然把我帶上某台擠死人的公車,
似乎是告訴司機我要去搭Furgon,我整個糊里糊塗,一開始還不想上車(不知道要把我帶去哪啊!!!!!!!!!!)
但眼看著全車的人都在盯著我看只好先上車再說,
因為一直被看所以臭臉迎人,而且不想白白花車錢嘛><
約莫十分鐘公車停下,到了一個很多人聚集的地方,
司機和好心的乘客比著某台私家車,我想就是那裏了,就跳下車也沒付錢,
但司機也沒跟我要,還很好心的一直比手畫腳,
後來想想,是不是自己太過封閉了,把所有人都想成壞蛋,反而錯失了與人交流的機會。
其實巴爾幹半島的民風都相當純樸(和險惡的想扒觀光客皮的西歐相比),
大多數的他們只是好奇,只是從未看過,但卻少有惡意。
車上已經滿了九成,再度確認是要到Berat的車和價錢後就安心等待,
這種時候只能放寬心靜下心,畢竟誰也不知道何時出發,而且又在沒空調的四十度車上。
下車後,一個很好心的女孩見我一片茫然就主動跟我搭話,告訴我方向,還很熱情的想加我臉書
難得遇到會講英文的當地人也是有點開心(不然好無聊)但依舊有點戒心,
不過他人真的很好,覺得應該是第一次看到亞洲人太好奇了一直非常熱情。
炎炎夏日,爬上一段不算緩的長長斜坡,買了票進去堡壘
其實這裡頭還是有居民的,因此也有幾攤在販賣飲料食物。
但基本上裡面的遺跡都已經模糊不清,不是毀壞就是整修,真正可看的實為少數,
最吸引我的竟然是這片風景,從山坡上俯瞰的Berat很原始,很自然,
沒有過多的修飾,沒有過多的喧囂。(當然工地建築是不少啦)
一對荷蘭和日本情侶主動說要幫我拍照,於是就小聊一會。
一路上遇到的人都對我隻身一人獨闖巴爾幹既驚訝又佩服,直到旅行結束後再回想,
才覺得真的是個很大膽的行為,但最難的總是第一步,一但上了車,買了票,就頭也不回的前行吧。
算是少數完整的教堂,就這樣盤踞在山坡上,
斑駁的磚紅色,越看越有FU。
很有土耳其風味的房子,對了,阿爾巴尼亞是巴爾幹國家中受土耳其影響最深的一個
也難怪一直有很土耳其的感覺。
美麗的東正教堂,太美了配上藍的澄淨的天空。
Berat又稱為白色之城,千窗之城,因其依山而建的白色鄂圖曼房屋以及眾多窗戶得名。
於200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,算是阿爾巴尼亞一個相當重要的觀光資源。
在艷陽下看甚是可愛,夜晚似乎也有一番風味喔。
希望政府能夠多投入資源開發,讓這裡變得更為熱鬧但不失純樸(好像有難度?)
隔天,在阿爾巴尼亞最後一天,
悠閒的起床吃早餐,
hostel走溫馨路線,很土耳其風的地毯和擺設
讓人一看就會愛上的居家空間,
顏色也配置得宜
新鮮蔬果汁和吐司,
吃完早餐後就帶著行李搭上往機場的接駁巴士,要搭飛機到下一站,希臘囉!!!!!!!!!!!!
再會阿爾巴尼亞,再會巴爾幹,我會很慶幸,自己曾經來過這裡,看到更多不一樣的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