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爾巴尼亞,整個巴爾幹半島最為窮困的國家,卻默默地和台灣有著一絲關聯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時間:2013年8月?日
是要離開馬其頓的這天,我想我會很想念這個國家。
早上吃完早餐,聽hostel老闆的意見搭著共乘計程車到了某個巴士站,
準備買票跨越國界前往阿爾巴尼亞,
在這個幾乎沒有半個亞洲人的地方,就這麼神奇的,巴士站有個亞洲阿姨跑來找我講話,
竟然是台灣人啊!!!!!!!!!!!!!!!
而牽起我們的那條線竟然是我的有著繁體字的塑膠袋!!(扯)
她和美國的老公也正在巴爾幹半島旅行,要搭同一班巴士到阿爾巴尼亞去,好巧~~
於是我們便一起搭車,聊天,她老公是美國高級政府官員,因為要考察甚麼的,
常常出國,也因此去了很多地方連伊拉克甚麼的都去過,超酷!!!!!!!!
通關花了好多時間,delay了兩個多小時才到,
她們人還超級好的不但陪我找到在小巷中的hostel還一起去市中心晃了晃,
在一家海鮮餐廳請我吃了飯,兩大盤生菜耶!!!!!!!!!!
海鮮燉飯>///////////////////<
義大利麵>/////////////////<吃的超級飽。
路上買的無花果也分給我一半,第一次吃到超級好吃的啦!!!!從此愛上
阿爾巴尼亞首都Tirana沒有甚麼特殊景點,
但看的出來努力追求進步的行動,不若想像中的雜亂無章,
寬敞的大道,乾淨的市容,更重要的是親切的人民。
身為歐洲最為貧困的國家,阿爾巴尼亞特別的是它是東歐最後一個共產國家,
也因為地緣關係以及人民對國家強大的認同感,成為少數各種宗教能夠並存的國家。
特別的是,這裡有一座台灣廣場,一說是因為台灣資助興建,一說是年輕人對政府與中國建交的反抗,象徵對自由民主的渴望。
因此很特別的是,在這的人幾乎都知道台灣這的地方,但我是沒實際問啦。
走累了就坐下喝杯咖啡,還有路上買的甜點,baklava是土耳其統治下的區域的特色甜點,
小小一塊就要價不斐,但因為做工繁複,一層一層的,而且非常之甜
吃一點點就夠了。
逛到晚上他們還陪我走回hostel才離開,竟然在阿爾巴尼亞感受到台灣人的濃濃人情味,
光想到就覺得自己何其幸運。